发布时间:2017-04-18 点击次数:0
时间∶2017年04月24日星期一08:30-09:30
科室∶周围血管病科
主讲人∶周涛主任医师
题目∶下肢动脉疾病诊治要点
参加人员:吴鹏、杨燕菲、孙强、郭亚南,王春田、李风周、郭金龙
主要内容∶
下肢动脉疾病
慢性: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,血栓闭塞性脉管炎。
动脉缺血检查:下肢动脉彩超,CTA,ABI。ABI作为筛查。
ABI(正常值0.9-1.3)0.9-0.7,轻度;0.7-0.4,中度;<0>重度。
CTA用于了解病变的位置、程度和范围。
动脉硬化交代的要点:
1.全身性疾病。2.治疗费用高昂,效果未必好,未必能保住患肢。
3.根据病情的分阶段策略:走一步,看一步,无法一劳永逸。
4.治疗效果的反复性。5.后续长期治疗,必须戒烟。糖尿病性血管病变主要是中小血管。
介入治疗:并不是完美的治疗手段
1.介入造成血栓斑块脱落栓塞远端,造成垃圾脚,导致截肢。
2.对动脉内膜的损伤:术后急性血栓形成。
3.介入治疗后的再狭窄,维持时间有限。
急性动脉缺血性疾病:
动脉血栓形成(极少见)。
动脉栓塞:1、外来栓子:心脏来源最多(房颤),此时摸脉搏,很典型。超声结果不可靠(超声报的栓塞或者是血栓形成是不可靠的)相关病史的评估很重要。
处理:
病理发展:1,缺血组织坏死,代谢性酸中毒,高钾血症。
2.坏死组织释放物入血,导致高肌红蛋白血症导致肾衰竭。高钾血症导致致死性的心率失常。
3.缺血再灌注损伤,骨筋膜室综合症。从入院开始要密切随访血气,肌酶谱等。
4.常常在血液再通之后出现高钾血症,酸中毒。
治疗策略:抗凝溶栓药物。
取栓手术:盲取会取不干净,可诱发新的血栓形成,或者脱落,血管壁损伤。导致垃圾脚,截肢。
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:自由基清除。减轻水肿。
如果是房颤引起的,首选取栓。其它情况,血管条件差的:置管溶栓。
骨筋膜室综合症:及时发现并切开加压。